歡迎

茶米小站裡有茶米的個人教學檔案,等你來坐坐!

搜尋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誰搬走我的乳酪

「誰搬走我的乳酪」是一隻小老鼠找乳酪的故事,書裡面除了這個小小故事外,還登了許多人的想法,從寫序的人、推薦的人、書裡面聽故事的人,對於這個故事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想法吧!在這個簡單的寓言故事,內容充滿了人生中有關變化寓意深長的真理。這是個有趣且能啟蒙智慧的故事,內容是在描述四個住在迷宮裡的人物,他們竭盡所能地在尋找能滋養他們身心、使他們快樂的「乳酪」的過程。 「變化是會發生的,他們會不斷地把乳酪移走。預期改變的到來,隨時準備好面對乳酪被搬走的事實。觀察變化要常常嗅一嗅乳酪的氣味,如此你才會知道它何時開始漸漸變質,迅速地適應變化。你越早放棄舊乳酪,你就會越快找到新乳酪。改變自己跟著乳酪移動,享受自己的改變品味冒險,並享用新乳酪的美味,隨時準備好迅速地適應改變,並再度享用美味的乳酪,他們仍是會不斷地移走乳酪。」 世事難料,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事情並不會就一直維持同一種狀態而一成不變,而是隨時潛藏著變化因子,而變化因子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任何時候都會有引爆的危險,所以既然知道平日的任何人事物總會存在著改變,至少有個心理準備,接著平日就會特別去觀察注意,準備好有一天會面對它,至少當有突如其來的變化改變發生時,就不會感到特別驚慌訝異、手足無措、無法應付,很快地就可以調適過來了。 一般人面臨變化之所以無法馬上接受,並適應它,多半是因為恐懼。恐懼就像一片烏雲,攏罩在我們的頭頂上,遮住了陽光,遮住了原本明朗的視野,使我們看不清事實,小矮人猶豫和哈哈就是因為害怕迷路,害怕失敗,害怕後悔,已經為自己先預設立場了,不肯再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尋去探索新乳酪,所以只能坐以待斃。「其實你所害怕的事情,從來就不會像你想像中的那般嚴重。」替自己的恐懼添加色彩,所以各式各樣的幻想包裹了它,讓這份恐懼更令人害怕。事實上,這些我們自以為悲慘的,結果都是我們假想出來的,也就表示不盡然會發生的事情。換句話說「變化」顧名思義,就是含有無限的可能性,如果它的結果這麼輕易地就被我們預料中,那還能稱之為「變化」嗎?能這麼想的話,「恐懼」或許能慢慢成為好事,因為適度的恐懼是進步的原動力。因為當我們在極度的灰暗恐懼中,會不斷的與光明及黑暗的思緒交戰,就能慢慢的走出它的俘虜,然後清明的陽光便能重返,我們才能掌握環境,而一旦我們從這變化的被動者轉變成主動者,反而會開始檢討過去的錯誤,嘲笑自己的愚昧,並從事情中得到經驗。 當你面對改變,又無法改變週遭環境時,試著轉個彎改變自己,山不轉路轉啊!而當你已經開始改變想法時,行為也會隨之改變的。「你愈早放棄舊乳酪,你就會愈快找到新的乳酪。」在明白恐懼之後,就得跟著改變自己,「提得起,放得下」是面對變化的最高法則。有時候「放下」不代表屈服,而是另一個征服的開始。我們往往在踏出改變的第一步之後,發現事情頓時簡單許多,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般恐怖,心中奔騰澎湃的雜念也能回歸到專一,這時我們會像哈哈一樣,隨著乳酪的方向勇往直前,即使途中仍會繼續面臨疑惑危機,前往未知的未來,但我們已能沉著的面對,因為改變自己不僅僅是念頭的一個轉變,它更誘導我們形成多一點的彈性空間,對這可變化的過程中所帶來的種種現象,能以不同的態度去適應它。 冒險得來的果實可能甜美也不乏酸澀,如同再轉彎之後是否真的就能找到另一份天寬地闊?畢竟,那已不是原來的路了,我們等於須重新展開一段新的旅程,但換個角度想想,我們同樣不是原來的自己了,因為「當你覺得你會發現並享受新的乳酪時,你就會改變你的途徑」換言之,在一邊品味冒險,享受自己改變的同時;一邊我們能隨著改變調整自己的腳步,運用經驗,在變化後的新世界裡和哈哈一樣,尋找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其實,一個人是否能成功,全看他對「改變」的態度、想法。因為在人生旅途中,變化是永遠存在的。若無法勇於接受、面對它,也就等於對周遭環境毫無招架之力,那怎麼成功呢?所以面臨改變時,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冷靜、客觀的態度面對它,此時才有機會去適應「改變」。一旦擁有適應「改變」的能力,我們的生命將更有韌性,再面臨種種變化也能迎刃而解,不再被恐懼壓倒。而每當我們克服了一次「改變」─我們離目標又近了一步。且記得隨時都要保持著心理準備面對它的到來,平常就該注意小變化的產生,有助適應未來的大變化。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塊乳酪,但它所代表的意味,是因人而異的。有人說,它代表一個安全感,也有人說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譽,更有人說他是與新的一個人所發展出的新人際關係。而我呢?我認為他像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一樣,不管自己要不要改變,環境是一定會改變的。大部分的人都害怕「改變」,因為安全、平穩的日子是人人夢寐以求的,所以不敢邁開新的那一步,甚至更有人說:「我覺得現在就是最好的!」以至於沒有更上一層的發展。改變固然會帶來一些麻煩,但我說有一句話:「品味冒險,並跟著乳酪移動。」沒錯,如果換個角度想,冒險的過程是值得享受、回味的,但是在享受的同時,我們必須觀察四周的動向,以備不時之需。 沒有人喜歡一輩子處於逆境,永遠都悶悶不樂,這樣距離自己的夢想、你的快樂將會漸行漸遠,所以當面臨不同的困難時,不妨重新檢視自己,用另類的方式去開創嶄新的格局,別怕任何挫折,因為你肯嘗試就永遠都不嫌晚,永遠都會有成功的機會。中國人有一句話「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這句話說的不錯,天不如人意,人如天意。唯有改變自我,應變社會,在經驗中找尋創新的方法,才能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新人類」喔! 沒有人能保證在生活或工作上不會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或家中大火,心血財產付之一炬;突然被公司炒魷魚,被調職,大考失利……這些變化令人措手不及,讓你滿面驚愕。那我們究竟應如何適應它並做出即時回應呢?
問題一:看完此書的您,又有什麼詮釋、想法和感想?
=>當環境迫使你必須變化時,不但時機上你已經慢了人家一大截,更糟的是這種變化非你想要的,你更無法接受也無法適應,想必會很痛苦。如果你能事先洞察大環境的變遷,針對這個『變遷』思索自己需要什麼?想要什麼?目標為何?再自我突破改變,這種『變化』非受迫性,是自發性,也有明確的目標及計劃,相信變化後的你必定充滿信心。

問題二:哪一句話對自己受益良多?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書中第七十六頁「在還沒找到乳酪前,先想像我正在享用那些乳酪,這會幫助我快點找到乳酪!」「人類因有夢想而偉大。」夢想是驅策你前進的力量,樂觀進取的人生才不會流於空洞。曾經要學生寫一篇作文「我的夢想」,有位學生的文中提到:我的夢想是成為神仙,但我不是要施展法術去害人,而是要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雖然這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在現實社會中我可以盡一己之力去幫助他人。因此,先不要認為夢想或目標遙不可及,這樣只會令你裹足不前,唯有「築夢踏實」,才能「美夢成真」。另外有一句淺顯意賅,我覺得很實用的話-「飯吃八分飽,事做十分勤。」前者使你健康,後者令你有機會邁向成功。

問題三:如果世界的變化是如此的快速,老師該教學生什麼,學生長大之後才是真正有用呢? 
  =>舉例來說,現在學生做數學題目時,雖然考的觀念一樣但題型略變化,就無法解題?就如你是要給他魚吃,或教他釣魚的『撇步』呢?所以我覺得教學生「如何獨立思考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因應變化如此快速的社會;讓學生知道獲得知識的方法,才能知識跟著走,真正有用。

問題四:老師會遇到的「變化」會是什麼?老師心目中的「乳酪」又會是什麼?
  =>老師遇到的變化小如:學生,家長等,大至整個教育環境的
改革。而我心中的乳酪「只求我所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和方
法,學生能真正受用,對他們有益處,也能獲得家長的普遍
認同」如此而已。

The Role of the Head in School Improvement讀後心得


就如文中提到,校長是學校的行政首長,學校經營的成敗,端賴校長的領導效能。如何成為有領導效能的校長,校長培訓(Preparing school leaders)與如何營造工作環境(Condition of work)是其關鍵,而要衡量校長領導的學校效能
(school capacity)有四個層面:
1. 人力資本:教職員必須有充足的知識。
2. 專業的學習環境:教職員為學生設定清楚目標,評估表現,發展行動計畫提升學生學業,採用的方式是詢問與問題解決。
3. 一貫的制度:學生與教職員的學習計畫,經過細心安排,有著清楚目標,而且能長期持續。
4. 技術資源:妥善規劃的課程,高品質的教材與評鑑試卷等等。
同樣,許多學者對於評估校長的學校績效有不同的構面與指標,以下以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之功能來分析我國國中小學校長的專業能力評鑑有:一、校務計畫,透過計畫功能的發揮,結合學校資源,達成學校目標;二、組織發展,建立符合人性與講求效率的組織;三、行政管理,強化人事、設備與財政管理;四、教學視導,落實臨床、發展、區分與同僚視導;五、公共關係,建立良好公共形象,發展學校行銷。

從上可知,校長的遴選與培訓攸關學校經營的效能,我國的中小學校長的甄選儲訓制度除審查筆試口試外,必須參加儲訓成為候用校長,有資格參加校長遴選與派任。但英國的檢定制度可提供我們參考:專業資格標準明確化,資格甄選品管化與設置專責的校長資格評鑑中心。透過這套機制,培訓出有領導才能與學校效能的校長。再者,今日優良教師可能是未來優秀校長,從眾多的優良教師中遴選出來的校長,將會更加出色。而且,校長要發揮作用,也須仰賴有好的老師相助,因此必須營造優質的校園環境,才能培育出優良的老師。

綜上所述,學校需要有智慧、有能力、有遠見的校長,學校的提升與發展是否高品質水準,校長扮演掌舵者的關鍵角色。因此,如能對於擔任校長的標準訂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對於校長的領導績效能有標準化,同時建立校長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機制,將有助於發展校長領導技巧的訓練,經由師傅經驗傳承的學習,建立一個清晰的校長形象標誌,發展校長網路化的領導者形象,如此將能培育出優秀的教育領航者。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因應辦理校外教學的問題

自95年度起辦理校外教學時,教師食宿費用需由校內預算支付,而上級編列預算不足,無法支應各年級校外教學導師及工作人員所需食宿費用,而教師超勤工作無法提供足夠之預算核支加班或差旅費。如果您是學校的校長,您應該如何因應辦理校外教學的問題?

2008年7月6日 星期日

校長學心得

如同在課堂上的分享,在行政崗位上曾有的無力感與對教學的熱忱,一度想放棄行政工作,但如輕言放棄,可能就此與其絕緣,因此選擇回母校進修,期望自我的專業成長,並對生活與工作的重新省思,找到平衡點與身心靈的安定,對自我能有重新的定位與認識。

與老師的第一次接觸是服務領導工作坊,感受詼諧幽默與學識淵博的風範;第二次接觸是學長姐的論文計畫發表,感受老師對學生的照顧與提攜;第三次接觸前,耳聞學姐對老師的專業與熱忱念念不忘,果然於課程受教後,我對老師無論在專業領域或是人生哲學上的分享,感受到老師的大智慧與慈悲心。尤其從課程中,回想與幾任校長的共事經驗,讓理論與實務做了完美的結合,體認未來如何於崗位上與領導者學習和互動。

學校經營與績效,校長實扮演成敗之責,學校有許多不同於企業體的思維,然而學校經營與企業經營無異,就是要永續經營,從管理的角度出發:
人事管理:鼓勵教師進修,提昇團隊精神與士氣,將對的人放再對的位置上等。
生產管理:教學與課程的品質管理,滿足社會(顧客)對學校的期望。
行銷管理:學校形象的塑造,與家長、社群、媒體的互動,建立校際聯盟等。
財務管理:財物與設備物品的管理,同時在財務拮据的現狀下,開源節流,讓每一塊錢發揮最大 的價值。
資訊管理:建置e化的資料庫與資源,培養知識管理與運用科技媒體的能力等。

校長的角色是教育政策執行者、學校行政領導者、課程教學督導者,社區關係推動者,終生學習帶領者,因此呼應老師課堂上校長學中,校長的責任是:
發展校務計畫-擬訂發展計畫、規劃執行評鑑。
強化行政管理-運用財務設備、提升效率效能、健全人力制度、處理危機機制。
落實教學領導-營造優質環境、領導課程教學、落實教學視導。
發展公共關係-強化社區關係、建立校際合作、增進社群互動、塑造良善形象。
培養人格特質-展現個人魅力、批判思考創新、建立倫理道德。
善盡專業責任-具備專業知能、善盡專業職責、賡續專業成長。

身為校長必須對事熱情、對人尊重,注重目標、兼顧過程,堅持理想、關心現實,如此一來,才能實踐教育政策,發展學校願景,型塑優質文化,建構精緻教育。最後還是感謝老師一天的陪伴,感覺是豐足愉悅,期待本週的第四次接觸以及未來能再續請益之緣~~
輔大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98級研究生 許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