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

茶米小站裡有茶米的個人教學檔案,等你來坐坐!

搜尋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The Role of the Head in School Improvement讀後心得


就如文中提到,校長是學校的行政首長,學校經營的成敗,端賴校長的領導效能。如何成為有領導效能的校長,校長培訓(Preparing school leaders)與如何營造工作環境(Condition of work)是其關鍵,而要衡量校長領導的學校效能
(school capacity)有四個層面:
1. 人力資本:教職員必須有充足的知識。
2. 專業的學習環境:教職員為學生設定清楚目標,評估表現,發展行動計畫提升學生學業,採用的方式是詢問與問題解決。
3. 一貫的制度:學生與教職員的學習計畫,經過細心安排,有著清楚目標,而且能長期持續。
4. 技術資源:妥善規劃的課程,高品質的教材與評鑑試卷等等。
同樣,許多學者對於評估校長的學校績效有不同的構面與指標,以下以英國國立學校領導學院之功能來分析我國國中小學校長的專業能力評鑑有:一、校務計畫,透過計畫功能的發揮,結合學校資源,達成學校目標;二、組織發展,建立符合人性與講求效率的組織;三、行政管理,強化人事、設備與財政管理;四、教學視導,落實臨床、發展、區分與同僚視導;五、公共關係,建立良好公共形象,發展學校行銷。

從上可知,校長的遴選與培訓攸關學校經營的效能,我國的中小學校長的甄選儲訓制度除審查筆試口試外,必須參加儲訓成為候用校長,有資格參加校長遴選與派任。但英國的檢定制度可提供我們參考:專業資格標準明確化,資格甄選品管化與設置專責的校長資格評鑑中心。透過這套機制,培訓出有領導才能與學校效能的校長。再者,今日優良教師可能是未來優秀校長,從眾多的優良教師中遴選出來的校長,將會更加出色。而且,校長要發揮作用,也須仰賴有好的老師相助,因此必須營造優質的校園環境,才能培育出優良的老師。

綜上所述,學校需要有智慧、有能力、有遠見的校長,學校的提升與發展是否高品質水準,校長扮演掌舵者的關鍵角色。因此,如能對於擔任校長的標準訂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對於校長的領導績效能有標準化,同時建立校長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機制,將有助於發展校長領導技巧的訓練,經由師傅經驗傳承的學習,建立一個清晰的校長形象標誌,發展校長網路化的領導者形象,如此將能培育出優秀的教育領航者。

1 則留言:

陳木金教授部落格 提到...

心得感想相當深刻,繼續加油!